白银景点有哪些地方,白银景点排行榜
白银区景点
白银区景点有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白银黄河湿地公园、白银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白银露天矿遗址、白银人民广场等。
1、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位于白银市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核心区域。
2、白银黄河湿地公园:地处白银区水川镇,临近黄河,芦苇密布、山川壮美,拥有干旱、半干旱地区难得的黄河湿地。
3、白银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馆内收集布展各类历史实物97件(主要为白银大爆破前后的生产及生活用品),表现勘探勘察、领导关怀、艰苦奋斗、二次创业、劳动模范。
4、白银露天矿遗址:位于白银市白银区,矿区占地总面积约913.40万平方米,被称为“白银第一爆”的露天矿一号坑大爆破于1956年2月开始,历时10个月,掘进巷道1.18万米,药室473个,开发方量4.91万立方米。
5、白银人民广场:位于西区经六路东侧,市委、市政府统办大楼以南,占地约12万平方米。整个广场布局对称,有比较明显的纵横轴线,是融现代园林绿化艺术、建筑小品、图腾柱雕、墙面浮雕,现代大型音乐喷泉、艺术照明景观、观赏展览、休闲于一体。
白银旅游景点有哪些
十大景点依次为:景泰黄河石林、黄河石林滑雪场、永泰古城、法泉寺景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乌兰山、寿鹿山森林公园、白银水川黄河湿地公园、金鱼公园、靖远县博物馆等。
甘肃白银十大景点自驾游行程路线:甘肃白银-金鱼公园-靖远县博物馆-乌兰山-法泉寺景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白银水川黄河湿地公园-黄河石林滑雪场-景泰黄河石林-永泰古城-寿鹿山森林公园-甘肃白银。
白银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靖远县黄河流经段,距甘肃省会兰州市130公里。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大敦煌》、《神话》、《天下粮仓》、《惊天传奇》等**、电视剧曾在此拍摄,更使黄河石林名扬天下。景区生成于21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以**砂砾岩为主,造型千姿百态的石林地貌奇观。
雪山寺:位于靖远县永新乡,距离白银市140公里,距平川50公里,距靖远县城80公里。在哈思山主峰海拔3017米大峁槐山的东侧,形似腾飞的凤凰耸立中央,四面山环水绕,是名贯古今的佛教圣地,因山顶积雪深厚,常年不消,远远望去,银光闪烁,蔚为壮观,有“雪岭堆银”的美称,为靖远古八景之一。
哈思山森林风景旅游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部,距离白银市140公里,距平川50公里,距靖远县城80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区与文物旅游的森林公园。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是靖远县域内第一峰。哈思山有植物29科60属92种,药用植物40余种,如柴胡、志远等;动物7目20科24种,其中林麝、猞猁、岩羊、红腹锦鸡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景区有哈思寺、太和山、雪山寺三大自然保护区,区内苍松翠柏、飞泉流瀑,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是西北地区典型的荒漠绿州地貌。大峁槐山的东侧为雪山,山顶常年积雪,素有“雪岭堆银”的誉称。人文景观有雪山寺、明长城及烽燧遗址、汉唐墓葬等。
白银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1,黄河石林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景泰黄河石林景区由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组合而成,集东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成,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北方更是独树一帜。因其造型独特。规模大、景区组合优越,可称之为“中华自然奇观”。 景泰黄河石林位于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与中泉乡龙湾村毗邻。这里群山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新,风景秀丽。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规模宏大,占地约10下方公里。 石林由桔**砂砾岩构成,高度80-100米,最高处达200余米。
2,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
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寿鹿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蒙、宁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574公顷。公园地处腾格里沙漠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周围被荒漠所包围,享有“沙漠绿岛”之美誉。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日益推进,这座灿若明珠的绿色宝岛越发闪耀着诱人的光彩。从景泰县城西行35公里可到公园入口大门,这是一座三门四柱仿古式功能性牌楼,古朴雄伟的牌楼正中赫然雕刻着原中国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赵朴初先生的亲笔题名“寿鹿山”。公园优美的自然景区内,山体巍峨,蜿蜒生动,绿波荡漾。公园内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天然林和油松、落叶松、青杨
3,法泉寺
法泉寺石窟法泉寺座落于县城东十公里处红山岔内,四周红色石质山体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涌出,以“法门”“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是陇上闻名的佛寺之一。法泉寺石窟依山开凿,始建于北魏时期,唐宋两代较为鼎盛。现残留36个洞窟,保存有唐代以来雕塑佛像及壁画等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曾监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宁五年(1106年)钦赐法泉寺与西安景云寺为上下两院禅寺,允许会州法泉寺容纳五百僧人修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