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故宫旅游路线

北京故宫的旅游路线,北京故宫的旅游路线怎么走

故宫的游览路线图

故宫的游览路线图如下:

1、天安门广场:

首先从天安门广场开始,这里是故宫的入口,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升旗仪式,并参观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景点。

2、午门:

通过天安门后,您将来到故宫的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主要入口。午门前有金水桥和太和殿广场,您可以欣赏到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主要建筑。

3、太和殿:

太和殿是故宫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前的广场是故宫最大的广场之一,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宫廷仪仗队表演。

4、中和殿、保和殿:

中和殿和保和殿是皇帝举行各种仪式和活动的场所。这些宫殿的建筑风格和装饰都非常精美,值得您仔细观赏。

5、钟鼓楼:

钟鼓楼是明清两代的报时中心,游客可以参观古老的钟表和听到悠扬的钟声。

北京故宫旅游路线

北京的故宫是很多人去北京一定会选择的旅游景点,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下关于故宫的游玩路线,还有一些门票信息,大家可以在去故宫的时候看看相关信息。

1、疫情期间路线

现在是属于疫情防控时期,所以很多地方是不能去的,故宫官方也给出了故宫博物院疫情防控期间开放路线图,大家可以看看,黑色的地方都是不能去的哦。

2、两小时路线

两小时路线一:

午门→太和门→弘义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两小时路线二:

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保和殿西庑→保和殿东庑→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3、半日游路线

半日游路线一:

午门→文华殿(书画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奉先殿(钟表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神武门

半日游路线二:

午门→武英殿→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区→斋宫→宁寿宫区前朝(珍宝馆)→宁寿宫区后寝(珍宝、戏曲二馆和珍妃井)→神武门

4、一日游路线

午门→武英殿→文华殿(书画馆)→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养心殿→西六宫区→御花园→东六宫区→奉先殿(钟表馆)→宁寿宫区(珍宝馆、戏曲馆)→神武门

一日游规划路线几乎包括故宫博物院所有开放区域的重要宫殿和展馆,但也请您在参观时注意利用时间,并选择好自己感兴趣的展览陈列内容,若处处盘桓流连,一天的时间恐怕也不足以尽览胜景。

故宫博物院实行自南向北单向参观,观众一律由午门进入故宫。参观结束后,可以由神武门或东华门离开故宫。

当然了还有主题类的,只玩一个地方,或者只看建筑,只看历史,只看展览馆的,也都是可以的,详细消息可以看看官方网站哦。

故宫停车攻略:://.k1u/trip/15555.html

故宫开放时间:://.k1u/trip/35505.html

故宫门票信息:://.k1u/trip/17331.html

故宫美食推荐:://.k1u/meishi/116261.html

故宫住宿推荐:://.k1u/trip/116267.html

故宫游览路线:午门-太和门-弘义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

1、首先,我们从故宫的午门进入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沿用了从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五凤楼之名。午门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俗称“雁翅楼”,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可见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当时从隋唐、宋代流传下来的。

2、接着,我们到了太和门,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奉天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顺治三年(1646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次年重建。

3、然后我们到了弘义阁,弘义阁位于太和殿前广场西侧,面东,与体仁阁相对而立。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武楼,嘉靖时称武成阁,清初改称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皇帝皇后筵宴所用金银器皿由银库预备,用毕仍交该库收存。

4、太和殿,是为越南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礼及节日庆典之处,1805年建造,1824年重修,本世纪初又经大修。是越南顺化皇城中最大的建筑。

5、中和殿:(明朝称华盖殿、中极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也是外廷三大殿中面积最小的,位于太和殿后。

6、保和殿: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7、乾清宫: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保和殿的后面。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